我的职业经历
2011年怀着惊喜与忐忑,来到了上海漕河泾,成为毕业生实习的光荣一员。当时的公司PPS对自己来说还是很满意的,毕竟自己的学校与能力能顺利的找到工作还是知足的,漫漫工作路只是开始,在漕河泾一待就是三年多,里面的坎坷、温馨、困难自然如同生活一样不期而遇又不出意料。应该要感谢这份工作,从中理解生活与自我塑造的收获相比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来说,更多而且丰富。
随着时间的进行,工作与生活的迷茫渐渐使自己不知所措。就如这浮躁的社会一样,离开重新开始也是顺应潮流了。所以我做了个至今不知道正确与否的决定,加入去做一份完全不可能成功的工作,美其名曰叫创业,甚至连自己否不知道这两个字的意义。
至少生活还是公平的,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,在诡异的结束了这个邮轮海的项目,我又一次似乎是被命运驱使的前行,来到了jd。从pps到jd,整整三年时间,自己的技术并没有显著提高,同时可能也错过了自己最该成长的日子。可是至少对于生活的领悟人、更加准确,明白如何面对自己、面对生活。
2015来到北京,我觉得这次是对自己的反省,承认自己的失败,对之前的日子彻底推翻重来。对自己的要求只有放低一切,重新塑造。是不是该感谢自己能承认之前的失误呢,不清楚,至少浪费了时间要自己争取回来,丢掉的自尊要自己拾起来,失去的快乐要慢慢先把伤口抚平起来。
遇到的问题
来北京之前,虽然忐忑,但是对自己的技术还是相对自信的,可是面试的时候确实碰了不少壁,也曾经十分消沉,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。
后来也花一段时间思考原因,毕竟对自己的问题,钻牛角尖的时候还是挺多的,先记下来吧。
归纳起来,我觉得自身的问题可是技术方面的,长久以来自己对技术都是相对宽泛的学习,追求广度而缺乏精度,从后端到前端都学习,但是由于职业的进展跟技术的进步很贴近,杂而不够深入,所以较真的问题不行;缺乏周期性的归纳,不能牢靠的吸收可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都怕的,甚至于生活,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而不习乎”;缺乏对于人性的洞察,可能说来有些玄,可是事实就是所有事都是跟人打交道,把事情想的简单或者复杂终究不能成事,自身的发展不迎合身边的一切终究不成功。
关于技术的学习
职业的迷茫在于缺乏成长带来的危机感,技术成长停滞更加明显。
曾经我不断追求新的东西,并且贴近于实践,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所有的理解仅限于知其然不知所以然,后来渐渐改掉这个毛病。
但是面对海量的技术,而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,很难保持长久的动力对所有的东西进行学习。
渐渐的明白我的做法或者着说方向是有问题的,毕竟做万金油不能保持上面所说的长久的上升动力,所以我希望以后对于技术学习保持: 1、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2、对某一方向的深入精通 3、对未知的敬畏。